1、法律分析:一般来说没有,但是对于那些融资性的担保公司来说,就存在一定的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2、法律分析: 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3、不得超过净资产的百分之10到15。根据查询律渐显示,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百分之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百分之15。
4、第二十七条 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
5、融资性担保公司对单个被担保人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对单个被担保人债券发行提供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
1、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的经营规模、主要服务对象、内部管理水平、风险状况等,对融资担保公司实施分类监督管理。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融资担保统计制度的要求,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本地区融资担保公司统计数据。
2、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资本、放大倍数、拨备、治理、内部控制、风险集中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高管及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等方面实施审慎监管。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的原则,确定相应的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负责本地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审批、关闭和日常监管。
3、监管指标方面,设有以下标准:对单个被担保人和关联方的担保责任余额分别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5%和25%,债券发行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总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能超过净资产的10倍。公司需提取担保费收入的50%作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年末担保责任余额的1%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
当担保额度不超过500万元时,担保年费率为5%。 对于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担保额度,担保年费率则为4%。 对于1000万元以上的担保额度,担保年费率将降低至3%。 若根据上述费率计算出的收费低于2000元,第三方担保公司将按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收取费用。
针对担保额度不超过500万元的业务,第三方担保公司收取的年费率为5%。 对于担保额度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业务,年费率定为4%。 对于担保额度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担保年费率则降低至3%。 当担保收费按以上费率计算低于2000元时,第三方担保公司将按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收取。
担保额度在500万元以下,担保年费率5%;担保额度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部分,担保年费率4%;担保额度在1000万以上的部分,担保年费率为3%;每宗担保收费按上述费率计算低于2000元时,应按不低于2000元收取;担保费由借款企业在办妥全部手续后,银行放款前一次交付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收费规定是根据不同的担保额度来收取的,一般情况下对于500万以下的按照5%的年费来收取、500万至1000元的按照4%来收取,具体情况下可以由双方协商来对有关年费进行处理。
担保额度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项目,我们将收取5%的年度担保费用。若担保额度介于500万元人民币和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则年度担保费用按照4%的比例进行计算。对于担保额度高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其对应的年度担保费用将按照3%的标准进行计算。
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提供担保,依照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从行政、法律法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对外提供担保和普通非国有企业提供担保的规定无太大差异。有限额的不超过规定限额,同时不得损害出资人债权人的权益。
我国的法律对融资担保公司禁止从事的业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法律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从事下列活动:(一)吸收存款或变相吸收存款;(二)自营贷款;(三)受托发放贷款;(四)受托投资;(五)监管部门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融资性担保公司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融资担保,是指担保人为被担保人借款、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提供担保的行为;所称融资担保公司,是指依法设立、经营融资担保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条 融资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审慎经营,诚实守信,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外资企业担保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有我国的《关于解释境内机构提供对外担保有关规定的函》《外资企业法》、《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